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BA/MPAcc/MAud校外导师项目自2007年开始运行。旨在充分整合企业、项目及其校友资源,拓展在读MBA/MPAcc/MAud学生实践学习领域,开发职业发展新途径,提升职业意识,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提高校外导师自身价值,扩充从业所在领域的人力资源储备,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

校外导师项目发展至今,每年有约100位的企业家加入到我们的导师队伍中。校外导师无私奉献,一直以来校外导师项目均为公益项目。校外导师项目作为MBA/MPAcc/MAud新生的必修项目,每年为约300位同学提供实践指导的平台。

校外导师项目于每年9月份正式启动,并举办校外导师遴选暨聘任仪式及师生见面会,提供导师和学生面对面认识、交流机会。导师与学生随后通过网站“双选系统”实现双向选择,并在10月份确认最终师生组匹配名单。自11月份起,各师生开始开展活动。师生活动保持每半年至少10小时,且至少有一次面对面的活动频率(活动形式不限),每次活动由导师或学生组长发布活动预告,并在活动后由学生在系统中上传活动反馈。此外,每月MBA/MPAcc中心还会举办校外导师沙龙等其他形式的导师活动。

校外导师项目流程:
校外导师项目流程
校外导师聘任资格:

1. 对于专硕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申请者的遴选基本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治学严谨、品行端正、为人师表、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2)充分了解国际商学院专硕研究生教育的性质、特点和培养目标;
3)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每半年至少10小时辅导)指导专硕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
4)积极主动的联络与指导专硕研究生,有充足的热情为专硕研究生答疑解惑;
5)有能力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辅导,包含但不仅限于职业规划建议、职业素养提升训练、行业趋势分析及建议、求职准备、提供实习就业机会等;
6)原则上,在某一领域/行业内,担任重要管理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至少拥有八年以上带领团队的管理经验,且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熟知该领域/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能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并能在该领域/行业内对学生的实践知识、职业发展规划、就业实习等作出有效的指导;
7)身体健康,能从事日常辅导工作;
8)原则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2. 根据国际商学院专硕培养特色及学科特点,在以下细分领域的申请者需满足:

1)在金融行业,至少有十年以上金融从业经验;
2)在咨询行业,至少有五年以上作为合伙人及以上级别的的经验;
3)鼓励有国际化特色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新兴领域/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4)自主创业或公司合伙人,公司需具备一定规模。

3.其他条件:

1)在某一领域/行业内,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或突出贡献,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者优先聘任;
2)我校荣誉性称号的校外指导教师推荐的候选人优先聘任;
3)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具有优秀素质、突出业绩的申请人,属破格申请,由国际商学院单独审议。

校外导师职责:

1) 熟悉专硕培养的各个环节,执行学校相关文件及规定,认真履行导师义务,参加学校、学院或所在培养部门组织的导师培训活动,提供建议与反馈;
2) 辅导学生,并在第三学期期中对师生组的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学院将参考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以决定学生的毕业资格;
3) 每半年初列出半年辅导计划并报学院,落实并控制活动进程;
4) 保证每小组每半年至少10小时的辅导时间,并至少有一次面对面的小组活动,以某工作领域/行业的发展趋势、实践知识、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行业研究等相关话题为重点,主题形式不限;
5)对所辅导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指导,传授个人成长心得、提供某领域/行业内职业发展建议;
6)鼓励提供高质量的、可供全员师生共享的优质活动,如沙龙、讲座形式等;
7)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所辅导的学生提供就业和实习基地、企业参观机会,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赞助;
8)校内外指导教师应经常交流情况,互相配合,共同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本项目最终解释权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