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多方优势力量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专访MBA校外导师路民平

为了拓展和延伸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学习和实践领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于2007年创设了MBA/MPAcc校外导师项目。校外导师项目通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为学员提供实践学习机会,拓展职业发展途径,提升职业素养,拓宽就业渠道,经过11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成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专业学位项目的一大特色。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MBA校外导师路民平,并围绕MBA校外导师的职责和教学理念进行了探讨。


社会责任?母校情怀?投资人路民平与贸大有着奇妙的缘分,他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31班学员,也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MBA校外导师,当路民平由贸大EMBA学员到MBA校外导师的身份转换时,就注定了他与贸大将携手走向更远的未来。

协同搭建教育平台 量身制定指导方案

“这个良好的教育平台由学校、校外导师和学生共同搭建,学校为导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导师将知识和思想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够从中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已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担任三届校外导师的路民平总结了贸大校外导师对于MBA学生的培养方式。“校外导师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同时,源源不断的学生资源和社会资源将共同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校外导师不仅可以利用自身多年的资源积累为贸大MBA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指导过程中,我们会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优势和劣势并教会他们应该如何去屏蔽劣势,发挥优势,帮助他们在职业发展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注重学生思维模式培养 教学相长助实践

“学生在企业参访过程中可以与企业领导、CEO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一个企业背后的商业逻辑,我们会要求学生们在企业活动后写一份参访总结,这样有利于导师了解学生们的接受情况。”通过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学生们在了解企业过程中与课堂上的教学理论产生理论与实践的呼应。

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所谓“少年强则国强”,路老师认为让中国更加强大的途径是出现更多优秀的企业家来带动社会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最近,路老师指导贸大MBA学子参加“首届京津冀MBA尖峰时刻创业企划大赛”并获得二等奖。本次参赛经历不仅帮助学生们将知识与实战相结合,更加提高了贸大MBA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路老师表示,“让学生少走弯路是我们一直秉持的理念,通过实践更能让学生理解正确的商业逻辑,对他们日后创业有帮助。”本次大赛在帮助学生们少走弯路的基础上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磨练乐观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路老师出席对外经贸大学第一届“MBA行业精英交流会”暨分享论坛

顺势时代背景 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MBA与创业密不可分,现在信息行业扩张、知识扁平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导致企业快速成长,创业周期变短,所以我更加鼓励贸大学生去创业。”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路老师不禁感叹时代对于创业的差异化。

贸大MBA学生不仅具有开朗的性格和专业知识积累等先天的创业优势,还有校外导师们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言简意赅的理论总结进行助力。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创新创业,学校会为学生们安排进行五项主要的企业实践项目。路老师说,“在选择这五家企业时我们会注重几个特质:第一是上市公司,第二是独角兽、高科技企业,第三是典型传统企业,第四是初创型企业,第五是初创发展中的企业,每一个企业都具有鲜明的标签。”

“在设定商业模式时,建议学生制定一个商业计划书并做出预算,把商业模式、未来市场的销售和开拓情况做出理性的辨别,而创业导师和资深的企业人士是其创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采访尾声,路老师给贸大MBA学子未来创业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在搭建创业团队时要做到资源的匹配和人才的互补,切忌“单枪匹马”,要“抱团取暖”;

第二,一定要“捆绑大树”,不一定站在巨人肩膀上,但是至少做到与巨人携手前行;

第三,在“资金筹措和应用”方面要建立在“合理、高效、节约”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供稿:中国MBA教育网

整理:路民平、赵丽、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