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视角看教育 培养复合型思维的商科人才
——专访MBA校外导师、光量资本总裁王维

“以投资的眼光看,贸大是国内设置创新创业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最具潜力的一所院校,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加入贸大MBA导师团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MBA校外导师、光量资本总裁王维

缘聚贸大 明晰导师核心职责

他拥有近20年的海外投资和投行经验,曾经创业,从事过互联网行业,慎投、精投、重投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资本市场阅历让其对投资拥有独到见解;他曾担任中组部千人计划创业导师、科技部中以基金合伙人、北京海淀区创投引导基金专家组组长、黑马大赛总决赛评委TMT组长等重要职位,他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外导师、光量资本总裁王维。

“对于企业来说,最看重的是成长、经济效益、社会贡献;而对于学校来说,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是最实在的。”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以下简称贸大)担任MBA校外导师四年的王维老师,对贸大及其自身的导师职责怀揣着一份崇高的情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较早全面引进美国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和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原版教材,融合中国经济环境下的商科理论和企业管理实践,创建了独具特色、贯通中西的工商管理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国际商学院,尤其注重内在质量和外在品牌的双重提升,同时将管理与会计、财务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整合平台,旨在为社会培育熟悉国情、民情、商情,肩负社会责任感具备复合型思维的商科人才。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商科学生,不是仅靠学习课堂理论知识就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而是必须将课堂内的理论知识与课堂外的人生阅历、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王维老师认为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多元的、契合社会真实需求的发展,是校外导师的核心职能所在。

“与优秀的伙伴、顶尖的老师们在一起,不仅能收获新知,还能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去促成一些新的产业发展,助力国家赶上美国、赶上西方,这是极有意义的。”他将担任MBA校外导师当作一项“投资项目”笃定地做着,王维老师觉得这是一件既开心、又有价值的事情。

挖掘优质生源 促进创新创业发展

贸大MBA是国内设置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的领头羊,具备财经商业专业背景优势的贸大MBA如何结合所长,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中国市场与行业的创新创业背景又是怎样的?对此,王维老师具有自己的见解。

“创新即是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而创业与创新又是紧密融合的。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次数可以看出,高效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结合是美国企业创新的灵魂。高校的创新能力对推动区域,甚至国家的创新,具有极大作用。

目前中国的整个创新环境,其实并不景气,在大企业缺乏创新动力与活力的背景下,或许可以以小企业创新为核心发展。“我们的工程领域内几十年未拿到诺贝尔奖,是因为没有出现颠覆性的、核心性的产品。”王维老师认为,大企业和国企可以与小企业进行市场结合,尊重生态规律,将生态建设放到技术层面开展。

创新,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一是要有知识产权意识,二是要尊重失败者,鼓励创业者直面失败,持续创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之后,中国的科技创新创业到达一个分水岭,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商业机会的到来。

王维老师认为,商学院和商科教育可以将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进行更好的结合。在创新创业方面,选择几大行业重点深挖经营,再探讨行业与课程的有机结合。选择行业时可以重点关注医药、生物技术、芯片等方面;遴选学生时可以从背景相关性大、专业性强的角度出发。从筛选学生,到课程设置,再到后期的产学研结合,如何进行深挖,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探讨与实施。

站在企业的角度,王维老师结合日本的创新发展案例指出自上而下的创新模式不可取,其信息高速公路被美国的互联网替代,高清模拟显示器演示被美国数字化技术基本替代,高密度微硬盘被固态SD硬盘取代,因此,想要创新必须具备全球化视野与积极主动性。

从社会逻辑来讲,需要学生对“创业”形成广阔的覆盖面,深入理解、重点挖掘,想要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决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避免学生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王维老师提醒创业的学子:人生很短,适合创业的时间多在30-50岁之间,要牢牢抓住这个时机。

对此,王维老师认为贸大MBA可以持续走国际化路线,资本运作道路,构建起相关有价值的课程,通过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推荐、投资,不仅实现对学生的支持,实现财务回报,还能推进贸大MBA的创新创业发展。

光量资本公司荣誉角一览

好的老师会吸引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也会促进老师的教学水平与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贸大MBA校外导师实行的是双选匹配制,担任导师期间,王维老师一直是学生眼中最受欢迎的导师之一。什么样的学生能被他选中?王维老师有一套自己的遴选标准,“从一个投资人的视野来看,容易把挑选学生和挑选被投企业的CEO或创始人联系在一起。在成长初期,能够被我们看到并筛选出是因为他不仅要尽可能具备多元化成长背景,还要基于其个性发展具备巨大的成长空间,包括沿着自己的能力与特长的边界去最大范围地提升。在成长中期,我们将着重关注其个性之外的因素,比如,真诚、真实、具备极强自驱力,能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自驱力即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认真思考,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彰显个性的最优方向。”王维老师认为,这些同样也是贸大MBA严格挑选学生,把控优质生源应该遵循的原则。

王维老师认为要做“创业黑马”,“运气”也是核心因素,甚至有时会排列在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努力、聪明、智慧等基础特质前面。为什么运气如此重要?他进一步解释道,运气其实是别人把好的交易机会让给你的一个概率。阳光、简单、懂得分享、具有极强驱动力且言行一致的人更容易获得好运气。

行业经验分享 中肯投资建议

在专业、学科、导师、校外辅导等设置上,贸大MBA结合所在行业,进行跨境、跨界联合培养,提升经验迁移与实践导向,积极培育熟悉国情、民情、商情,肩负社会责任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商科人才。

拥有不同院校MBA授课经历的王维老师谈及贸大学生带给他的印象时说道:“贸大学生积极、活跃、激情四溢但又不失理智,这对促进贸大MBA创新创业的发展以及融合其财经商业方面的专长是有益的。”

本身具备较好的经济专业背景的贸大MBA学生,如若转型至投资金融领域,又具备怎样的优势与劣势?该如何扬长避短?对投资人来讲,具备越多元的学科背景与工作背景越好,王维老师强调,投资本身很难把它归类为某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其实是一个跨越行业、结合个人经历形成最终判断的一门复杂学科。“对于每位选择投资专业的贸大MBA学子,都是人生中一个有意思的尝试。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人生在不断地做选择,很多时候人生选择的技巧与投资项目的选择是一个很接近的概念。”

通常大家的观点是,“人生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其实在选择之前所花费的时间,背后所交的学费与投入,也都是努力带来的结果。投资金融专业里的判断,需要与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以及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结合在一起,因此,“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王维老师建议,想转型金融投资领域的贸大MBA学子,要积极利用贸大提供的各种平台,接触不同行业、结识更多有趣的人、了解更多有趣的专业方向。“它能为你提供一个窗口,打开这扇窗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机会,而最终的选择应该与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爱好、特长优势结合,最重要的是自身的适应性与在此基础上付出足够的努力。”

家国情怀 共筑未来

中国现如今有十万左右的投资人,结合我们对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的理解,未来可能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自有知识产权体系,例如国有企业变为国有投资企业,基金可能变为国有出资,但是运行体系仍是市场化的,这方面的专业投资人才还是稀缺的。“贸大能够去培养专业的投资人才,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行为。”

“希望我们能够在一起,为国家的发展做点有益的事情。”王维老师告诉记者,在硬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多为技术出身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往往在产品端经验丰富,但在销售、市场管理等方面经验相对欠缺,为此贸大MBA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发展,具备企业家思维的 同时也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希望通过创新创业MBA实验班,能为贸大MBA学子带来商业上的系统化训练,使其成为既懂技术又懂商业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复合型人才未来才是最有希望跑出赛道,赢得胜利的那群人。”

采编:中国MBA教育网

整理:王维、MBA中心